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新闻 - 正文

NEWS

活动新闻

【学术校庆】外国语学院举办“求索外语三人行”暨三峡大学办学百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

作者:叶芳     发布时间:2023-02-28      阅读量:


本网讯(通讯员 叶芳 摄影 梁伟)2月22-24日,外国语学院举办“求索外语三人行”暨三峡大学办学百年校庆系列学术活动。同济大学吴贇、上海大学赵彦春、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三位教授应邀来院为师生讲学并对学院发展出谋划策。

2月23日上午,三位教授的系列学术讲座开讲,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讲座由外国语学院院长席敬主持。

吴贇教授讲座题目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探索外语人才培养的时代之问》。她强调加强外语学科建设对于提升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塑造良好中国国家形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她指出了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差异使得面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所面临的“失声”和“失信”难题。在新时代背景下,外语学科建设要尽快实现从“把世界介绍给中国”到“把中国介绍给世界”转型,外语学科人才培养要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出发点,充分发挥外语学科人才培养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作用与效能。

赵彦春教授做了题为《善译之道:语言的奥秘与翻译的智慧》的讲座。他结合自己对《诗经》、《论语》、《道德经》、《庄子》及《屈原楚辞全集》等国学典籍的汉译英翻译实践和他译理研究的最新著作《善译之道》,系统地讲解了文学作品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他提出,“翻译国学精粹要做到以诗译诗、以经译经,做到天衣无缝、正本清源”。

朱振武教授做了题为《新文科和一级学科语境下翻译论文写作与翻译人才培养》的讲座。朱教授介绍了新文科理念下翻译学科的建设应具备“主体”、“创新”、“包容”的三种精神。他指出,应实现三个跨越,即“跨越学科”、“跨越学界”及“跨越领域”;实现三个打通,即“打通中外双语隔阂”、“打通中外文化桎梏”及“打通文科间的藩篱”。他告诫广大翻译专业的学子对母语的精熟、对双语文学文化的精熟至关重要。在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应立足中国文学文化,以“我”为出发点,尽量传达源语陌生化效果,拥有思辨能力和家国情怀的双语文学文化同步进行模式。

最后,会场设置了提问环节,三位教授详细地解答了在座师生所提出的相关问题。系列讲座历时2个半小时,信息密集,令学院师生受益匪浅。

同日,三位教授同外国语学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和部分教授举行了外国语学院发展务虚会。几位专家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对我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强与我院的合作与交流,助力学院的长远发展。

2月24日,赵彦春教授、朱振武教授同部分学院领导及教师就学科建设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的相关问题再次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两位教授也对他们的提问做出了详尽的回答。

据悉,在学校办学百年校庆之际,外国语学院认真谋划、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探求学术立院、学术强院的发展之道,挖掘学术潜力,促进教学相长,谋求特色发展。此次邀请的三位专家皆为目前国内外语领域的知名学者。其中,吴贇教授为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翻译有“道”》主讲教师。赵彦春教授(二级)为上海大学翻译研究与出版中心主任、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国际东西方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学术期刊Translating China主编、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会会长、国学双语研究会执行会长,涉猎哲学、语言学、翻译学等多门专业。朱振武教授(二级)为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重大项目和国家重点项目首席专家,完成或主持国家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国家课题6项,其他科研项目十几种,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翻译》、《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重要报纸发表学术论文和时评400多篇,出版中英文著作20多种,译著和编著100多种,获得各类各级科研、教学成果奖30多种,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认知翻译研究会等社会兼职几十种。


Copyright © 三峡大学办学100年暨本科教育45周年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三峡大学党委宣传部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大学路8号 邮编:443002